北极星OGSM:让战略 “看得见、摸得着”
公司高层在战略研讨会上激情澎湃地描绘未来蓝图,到了部门执行层面却变得支离破碎,最终沦为纸上谈兵。其实,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个能让战略从顶层顺畅落地到基层的工具 ——OGSM(Objective, Goals, Strategies, Measures)。从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航天计划,到宝洁、可口可乐等跨国企业的全球布局,这个工具早已被验证是打通战略与执行的 “利器”。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聊聊OGSM,看看它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高效,以及如何用它构建企业从战略目标到部门计划的完整落地路径。
一、OGSM:一句话说清战略到执行的逻辑
要理解OGSM,我们不妨先从企业经营中两个核心场景说起:战略研讨会和经营计划制订。
战略研讨会常被称为 “务虚会”,核心是公司高层坐在一起,明确 “明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对关键层级的核心策略达成共识。比如一家新能源企业可能在战略会上确定 “三年内成为华东地区储能领域头部企业” 的大方向,这是宏观层面的判断。
而经营计划制订则是 “务实会”,需要各部门将战略拆解为具体行动,回答 “怎么做” 以及 “需要哪些资源支持” 的问题。还是那家新能源企业,市场部要思考如何拓展华东市场,研发部要明确储能技术的迭代方向,这些都是战略落地的具体体现。
OGSM正是连接 “务虚” 与 “务实” 的桥梁,它将战略规划、经营计划与落地执行串联成一条清晰的路径。具体来说,OGSM的四个核心要素各有明确分工:
- Objective(目的):这是企业的 “北极星”,是最终想要达成的愿景和大方向。它不需要具体数字,但要能让所有人明白 “我们为什么出发”。比如 “成为客户最信赖的智能家居服务商”,就清晰指出了企业的长期追求。
- Goals(目标):将愿景转化为具体、可衡量的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时限性)。如果目的是 “成为头部服务商”,那么目标可以是 “2025年智能家居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客户复购率达到65%”。
- Strategies(策略):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关键路径,相当于 “怎么走到目的地”。比如为了提升市场占有率,策略可能包括 “拓展线下体验店至50家”“与房地产商合作预装方案” 等,是连接目标与行动的核心。
- Measures(衡量指标与行动):既包括用来检验目标是否达成的量化标准,也涵盖将策略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步骤。例如 “每月新增3家体验店”“季度合作房地产项目不少于10个”,让执行有明确的抓手和检验节点。
简单来说,OGSM就像一张详细的旅行规划:Objective是 “去西藏旅行” 的愿望,Goals是 “30天内走完青藏线,打卡10个景点” 的具体安排,Strategies是 “选择自驾 + 当地向导” 的路径,Measures则是 “每天行驶不超过500公里,每周检查车辆状况” 的执行细节与衡量标准。
二、为什么企业都需要OGSM?统一语言,让战略 “说到做到”
我们服务过不少企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当老板问部门负责人 “明年计划是什么” 时,很多人能侃侃而谈,比如 “我们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但如果要求用 OGSM 的框架来描述,不少人就会支支吾吾 —— 因为他们的想法停留在 “笼统的愿望” 层面,缺乏具体目标、可行策略和衡量标准。
OGSM的核心价值,就是让企业上下形成统一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它要求每个人在思考工作时,必须回答四个问题:
-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对应Objective)
- 最终要达到什么具体结果?(对应Goals)
- 用什么方法实现?(对应Strategies)
- 怎么知道有没有做到?(对应Measures)
比如研发部门说 “明年要提升产品竞争力”,用OGSM梳理后可能变成:
- 目的(O):通过技术迭代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撑公司年度营收增长。
- 目标(G):核心产品故障率降低40%,新品研发周期缩短20%,年内完成3项核心技术专利申请。
- 策略(S):与高校实验室合作攻克材料难题,引入模块化设计提升研发效率,建立用户反馈快速响应机制。
- 衡量(M):每月统计产品故障率,每季度评估研发进度,年底核查专利申请数量。
这样一来,模糊的 “愿望” 变成了清晰的 “计划”。更重要的是,当各部门都用OGSM框架梳理工作时,高层能直观看到部门计划与公司战略的关联性,避免出现 “各吹各的号” 的情况。比如市场部的 “拓展10个新城市” 策略,是否能支撑公司 “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 的目标?研发部的 “缩短研发周期” 是否能配合销售部的 “季度新品上市” 计划?这些问题在OGSM体系中都能被清晰审视,从而让上下部门在目标、策略、资源分配上达成共识。
三、北极星OGSM:让战略 “看得见、摸得着”
有了OGSM的框架,如何确保它在企业中真正落地?这就需要一个能将计划与执行紧密连接的工具 ——北极星OGSM。
北极星OGSM的核心作用,是将整个OGSM行动计划 “可视化” 并实时跟踪。通过搭建数字化的OGSM模型,企业可以将战略目标、年度计划、部门任务甚至个人工作串联起来:
- 高层能在系统中查看公司级OGSM的进展,比如 “市场占有率提升” 的目标是否按计划推进;
- 部门负责人能看到本部门策略的执行情况,比如 “新城市拓展” 是否达到每月1个的节奏;
- 基层员工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如何支撑部门策略,比如 “本周完成 个新城市的经销商调研” 是为了配合 “拓展新城市” 的策略。
这种 “战略 - 部门 - 个人” 的层层关联,能让每个员工都感受到 “战略不是墙上的口号,而是自己每天的工作”。同时,系统还能实时记录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比如当 “产品故障率” 未达到预期时,会自动提醒相关部门复盘原因,及时调整策略。
举个例子,某快消企业通过北极星OGSM管理年度战略:公司级目标是 “营收增长25%”,市场部的策略是 “线上渠道GMV提升40%”,对应的行动包括 “与3个头部直播达人合作”“每月开展2场大促活动”。系统会实时跟踪直播合作进度、大促GMV数据,并与 “线上渠道增长40%” 的目标对比。一旦某个环节滞后,市场部能快速发现并调整,避免小问题累积成大风险。
结语:用OGSM让战略从 “纸上” 走到 “地上”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战略是否正确,更取决于战略能否落地。OGSM就像一套标准化的 “翻译系统”,将高层的战略愿景 “翻译” 成各部门能理解、可执行的具体计划,再通过北极星OGSM这样的工具确保执行过程可跟踪、可调整。
无论是NASA的航天工程,还是宝洁的品牌扩张,那些能在复杂环境中持续成功的组织,往往都有一套清晰的战略落地逻辑。对企业而言,引入OGSM不仅是掌握一个工具,更是培养一种 “说到做到” 的执行力文化 —— 让每个目标都有路径,每个行动都有意义,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前行。
北极星OGSM是融云北极星旗下战略执行产品,是首款OGSM管理软件,一页纸打通战略到行动的OGSM管理工具,OGSM管理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步骤:业务规划、业务执行与业务复盘,对企业战略进行深度拆解与细化,确保战略精准落地。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