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大型央企下属能源公司主营电力生产与输送,此前因层级多、部门多导致战略执行低效:集团提出 “绿色能源转型 + 安全生产升级” 的年度战略,但下属电厂、输电部门、运维部门对战略的理解差异大,部分部门仍聚焦传统产能提升,与 “绿色转型” 目标背离;“提升运营效能” 的目标缺乏量化拆解,多层级沟通导致指令传递断层,执行中因缺乏监控,无法及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与转型进度滞后问题,年度绿色能源产能占比未达预期。

以 “绿色转型为核心、安全生产为底线、效能提升为目标”,构建多层级协同的战略执行体系,确保集团战略精准落地,实现绿色能源占比提升与运营效能优化。
- 12个月内绿色能源(风电、光伏)产能占比从35%提升至50%,新增风电项目2个、光伏项目3个,项目建设按时完成率≥95%;
- 安全生产事故率从0.8‰降至0.3‰以下,设备完好率≥98.5%,运维响应时效(故障发生到修复)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
- 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值 / 员工总数)提升15%,部门协同效率(跨部门项目平均完成周期)缩短20%,战略目标在基层员工的认知覆盖率≥90%。
- 绿色转型端:成立 “集团 - 子公司 - 项目组” 三级专项小组,明确层级责任 —— 集团层面制定绿色能源发展规划与资源分配方案(优先保障风电、光伏项目资金),子公司负责项目选址、审批与建设管理,项目组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含月度进度节点),同时建立 “绿色产能月度通报机制”,对滞后项目进行约谈;
- 安全生产端:构建 “全员参与 + 智能监控” 的安全体系 —— 修订《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覆盖设备巡检、操作规范等10大领域),开展全员安全培训(覆盖率100%,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在关键设备上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运行数据,异常时自动报警),建立 “故障快速响应团队”(24小时待命,跨部门协同抢修);
- 效能提升端:打破部门壁垒与层级隔阂 —— 推行 “跨部门项目制”(如绿色项目需生产、运维、财务部门联合参与),建立数字化沟通平台(实时同步项目进度、共享数据),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将绿色转型贡献、安全生产达标率、协同效率纳入考核,占比不低于40%),同时开展基层战略宣贯会(每季度1次,确保员工理解战略目标)。
- 绿色转型指标:绿色能源产能占比(绿色能源发电量 / 总发电量)、新增项目数量与按时完成率、项目投资回报率(≥行业平均水平);
- 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事故率(事故次数 / 总操作工时)、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 / 总设备数)、运维响应时效、智能监控报警处置率(100%);
- 效能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跨部门项目平均完成周期、基层战略认知覆盖率(通过问卷调查)、绩效考核达标率(各部门战略相关指标完成率≥85%)。
推行OGSM后,该央企能源公司实现了战略落地与效能提升的双重突破:
-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色能源产能占比升至52%,2个风电项目、3个光伏项目全部按时完工,项目投资回报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 安全生产底线筑牢:安全生产事故率降至0.25‰,设备完好率达98.8%,运维响应时效缩短至1.5小时,智能监控系统成功预警12次设备异常,避免事故发生;
- 运营效能全面优化: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8%,跨部门项目平均完成周期缩短25%,基层战略认知覆盖率达93%,部门协同冲突减少60%,集团战略在各层级实现高效落地。
北极星OGSM工具是央企国企破解 “战略宏大、执行脱节、层级协同难” 的核心解决方案。其目标规划与拆解功能将集团级战略逐层拆解为子公司、部门、项目组的具体目标,解决多层级、多部门的认知差异,确保 “上下同欲”;结果设定与量化将 “绿色转型”“安全生产” 等宏大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 “产能占比”“事故率” 等硬指标,避免战略 “虚化”;目标落地与执行功能将战略任务拆解为 “项目建设”“安全培训” 等阶段性任务,明确各层级责任与时间节点,解决指令传递断层问题;风险预警与监控机制能实时捕捉 “项目滞后”“安全指标异常” 等问题,帮助管理层及时介入调整(如调配资源、强化督导)。北极星OGSM,助力央企国企实现战略精准落地与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未申明原创且有标明来源途径版权的内容均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同时如若未注明版权信息得可能网本站编辑人员未能及时找到原作者信息,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北极星OKR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版权成果。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