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布局中国顶尖科技龙头 博时中证科创创业50 ETF正在发行
2021年以来A股进入震荡波动节奏,结构性行情更加凸显科技赛道的长期投资价值。在此背景下,博时中证科创创业50ETF自8月2日起正式发行,为无法达到科创板或创业板投资准入门槛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两大板块核心龙头的理想工具,投资者通过证券账户即可一键买入。
经济结构转型,科技成长预计将成为未来投资主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工业化、城镇化三大传统红利相继淡化,GDP增速逐步放缓,经济发展模式也由此前的“高增速”向“高质量”转型,科技创新也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的GDP贡献度逐步抬升,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也持续高于制造业整体增速,科技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诸多新兴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伴随经济转型和增速回落,资本预期回报率也将逐步降低,而具备更高业绩增速的科技板块有望更加受益于利率的趋势下行,有望成为未来投资的主线。
伴随经济转型与全面注册制的推广,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A股增量的发展重心。作为A股备受关注的两大板块,创业板定位于支持传统产业和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强调推动传统行业的创新升级;科创板的成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侧重服务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类企业。两大板块重科研、高创新、高成长的特点不仅高度契合国家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同时还集合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核心龙头公司。
聚焦科技创新大盘蓝筹,精选长期优质成长赛道
作为A股市场首个布局“双创”的硬核科技类指数,科创创业50指数于2021年6月1日推出,选取科创板和创业板中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述板块中代表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由于自身突出的四大特点,科创创业50指数一经发布就受到市场各方高度关注。
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大盘蓝筹。科创创业50指数立足科创、创业两大板块,交叉覆盖创业50与科创50两大指数,精选A股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大盘蓝筹。结合成分股数目分布来看,约3/4指数成分股市值规模超过500亿元,约42%成分股市值规模超千亿元。相比同类科技指数,科创创业50指数科技属性强、标的范围广,可以更全面和均衡地分享注册制下位列板块龙头的上市公司成长红利。(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年6月11日)
二是精选长期优质成长赛道。科创创业50指数在编制方法上主要选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精选长期优质赛道,发展前景广阔,且已具备较强业绩成长性优势。
三是高研发投入孕育更大发展潜力。今年一季度,约82%的指数成分股研发投入同比增速超20%,均高于同期的科创板(78.0%)、创业板(63.4%)和主板(51.7%),同时约78%指数成分股研发投入的营收占比超5%,也明显高于同期创业板(50.4%)和主板(18.5%)。荟萃高研发投入优质标的,也奠定了科创创业50指数的硬核实力与长期发展潜力。(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wind,截至2021年6月3日)
四是历史表现出色。据Wind统计,截至7月28日,科创创业50指数自设立以来累计收益为106.07%,持续跑赢同期上证指数(10.58%)、深证成指(35.89%)和创业板指(83.49%)等核心指数。
博时基金保驾护航,一键打包科技创新核心资产
在业界看来,科技行业相较于传统行业,更迭较快,并且高估值的企业易受流动性的影响,稳健性差,风险较高。在此背景下,指数投资可以最大化分散资金,对冲非系统性风险。
作为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致力于为海内外各类机构和个人提供专业、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截至2021年6月末,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逾1.7万亿元人民币(含子公司),共管理276只公募基金,累计分红超1465亿元人民币,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4亿人。(数据来源:博时基金)
据悉,博时指数与量化投资团队是国内公募基金行业最早组建的量化团队之一,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团队管理的公募等产品规模超800亿人民币,可以给客户提供多种资产管理解决方案。该团队由20名全职专业研究和投资人员组成,成员全部毕业于名牌大学,专业涵盖数学、统计、计算机、金融、会计、物理等学科背景,主要负责人在中国A股拥有长达18年的量化研究和投资经验,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11年。(数据来源:博时基金)
展望未来,A股后市依然以结构性行情演绎为主,高景气度成长赛道投资价值凸显。看好科技赛道长期价值的普通投资者,不妨借道博时中证科创创业50ETF(认购代码:588393)布局相关机会。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