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中兴的人才激励战略比较:两种选择,两种未来?
在国内科技行业的赛道上,华为和中兴就像两颗耀眼的星辰,它们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诸多方面你追我赶,而在人才激励战略上,更是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却又同样引人注目的道路。
华为:用高薪点燃奋斗引擎
提到华为的人才激励,“高薪” 绝对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华为堪称是三 “高” 企业的典型代表 —— 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这里给员工的回报可不止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高工资,还有股权以及其他丰富的待遇。在 2001 年之前,华为大规模采用员工持股和分红的模式,这使得员工的收入普遍高于中兴。
在华为,公司努力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在这里,你有可能一夜之间从一名普通员工晋升为高级管理者。公司与员工之间是纯粹的经济契约关系,所以,员工要么因为为公司创造了出色的效益而获得晋升和丰厚奖赏,要么就会因为业绩不佳而主动请辞。这种激励模式就像一剂强心针,不断推动着员工为了更高的目标而拼搏。
中兴:现实主义者的温暖港湾
中兴则为员工提供了更多元的发展路径,设有管理、技术和业务三条线的职务体系。它将自己的人才标准定为行业优秀人才,具体来说,就是 “在某一个专业领域里的国内前 5%”。
中兴设立了两个清晰的标准:一个是符合公司人力资源增值标准。当某个经理岗位出现空缺时,公司会发布公告,凡是满足条件的员工都可以报名应聘。另一个是员工个人发展标准,中兴规定,员工服务满 2 年就可以提出流动申请。
如果说华为的狼性企业文化是让员工在激烈竞争中快速成长,那么中兴则提供了一个选择性更多、也更加稳定的环境,被中兴人亲切地称为 “现实主义者的栖息地”。有说法称,比较优秀的毕业生一般会先选择华为,在那里奋斗几年,积累一定的财富后,会有一批人离开,其中一部分就流向了中兴,因为中兴更有家的感觉。
北极星OGSM 管理工具:指引人才战略方向
无论是华为激进的高薪激励,还是中兴稳健的多元发展,其实都是企业在人才战略上的不同选择。而要让这些人才战略更好地落地,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不妨借助北极星OGSM 管理工具。
OGSM 是 Objective(目的)、Goal(目标)、Strategy(策略)、Measure(衡量)的缩写。它能帮助企业明确人才激励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是吸引顶尖技术人才,还是培养内部管理骨干;然后设定具体的目标,像在一年内将核心技术人员的留存率提升多少;接着制定相应的策略,如同华为的高薪股权模式,或是中兴的多元发展通道;最后确定衡量指标,以此来评估人才战略的实施效果。
有了北极星OGSM 管理工具,企业在制定和执行人才激励战略时,就能像有了指南针一样,方向更明确,步骤更清晰,从而让人才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北极星OGSM是融云北极星旗下战略执行产品,是首款OGSM管理软件,一页纸打通战略到行动的OGSM管理工具,OGSM管理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步骤:业务规划、业务执行与业务复盘,对企业战略进行深度拆解与细化,确保战略精准落地。需要了解更多内容可以电话17873558115(微信同号)咨询!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