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企业家是什么?

要理解 “企业家” 的本质,需先明确其核心特质与价值定位。从个人基础素养来看,一个能做出业绩的企业家,必然具备强烈的 “自尊心”(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与 “自信心”(对目标实现的信念),这是面对风险与挑战时的 “精神支柱”。

从角色定位来看,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解读:

  • 通俗视角:企业家是 “冒险家 + 商人”—— 既要敢于突破常规(如进入新市场、尝试新技术),又要具备商业嗅觉,能在复杂环境中找到盈利机会;
  • 经济学家厉以宁的定义:企业家是 “有胆识、有眼光,善于发现并把握赚钱机会的人”,强调 “洞察力” 与 “行动力” 的结合,而非单纯的 “管理者”;
  • 国外管理学观点:企业家是 “将‘新结合’视为使命,并主动推动实现的经济主体”,这里的 “新结合” 包括五大维度:开发新产品(如苹果推出 iPhone)、开拓新市场(如华为进入欧洲市场)、导入新生产手段(如工厂引入自动化设备)、获取新材料供应渠道(如车企布局电池原材料采购)、重组新产业(如互联网企业跨界整合传统零售)。典型案例如海尔集团,其新产品开发周期仅需 17 小时,正是企业家 “推动新结合” 的效率体现。

此外,企业家的核心责任还包括 “道德与利润的平衡”:道德的本质是 “责任”,对员工、客户、社会的责任;而长期利润的来源,正是对这些责任的坚守 —— 例如,重视员工权益的企业能减少人才流失,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能赢得客户信任,最终实现 “责任与利润的双赢”。正如行业共识:“不务正业(指跳出短期利益,关注长期责任)才能不误正业(指实现持续盈利)”。

核心观点

从个人素养、角色定义、责任使命三个维度,明确企业家的本质是 “有胆识、善创新、重责任的经济主体”,强调 “创新” 与 “责任” 是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而非单纯的 “逐利者”。

人力资源管理启示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围绕 “企业家精神” 搭建人才管理体系:

  1. 选拔核心人才:在招聘高管或核心岗位时,重点考察 “创新意识” 与 “责任担当”,例如通过 “案例分析题”(如 “若你负责某产品,如何开拓新市场?”)评估创新能力,通过 “背景调查” 了解其过往是否有 “坚守责任” 的行为(如是否妥善处理过员工纠纷、客户投诉);
  2. 培育内部企业家:为员工提供 “创新试错平台”,如设立 “创新基金”,支持员工提出的新产品、新流程方案(即使失败也不苛责);推行 “项目制管理”,让员工自主负责项目,模拟 “企业家决策场景”,培养其 “胆识与眼光”;
  3. 建立责任导向的文化:通过 “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如公益捐赠、环保行动),让员工参与其中,理解 “责任与利润的关系”;在绩效考评中,将 “社会责任贡献”(如员工参与公益时长、提出的环保建议)作为加分项,引导员工从 “关注个人业绩” 转向 “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北极星OKR知识库官网-如何激励你的员工插图1

北极星绩效融云北极星旗下一款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全流程在线绩效管理工具,覆盖从绩效目标设定、过程监控、辅导沟通、在线评估、结果分析到绩效复盘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提供绩效激励和人才盘点的有力绩效管理系统数据支持。绩效考核软件已服务超10万家企业。欢迎电话17873558115(微信同号)咨询!

北极星OKR知识库官网-银行绩效考核的不足怎么改进?插图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