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新材料企业专注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此前因战略管理缺失陷入 “实验室成果多、产业化少” 的困境:研发部门累计获得10余项专利,但多数技术不符合市场需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化” 的目标缺乏量化拆解,生产与销售部门因无明确指引难以协同;执行过程中缺乏监控,无法及时调整研发方向与资源投入。

构建 “研发聚焦需求 - 生产保障供给 - 市场快速验证” 的新材料产业化体系,实现实验室技术向市场价值的高效转化。
- 18个月内将2项专利技术转化为量产产品(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电子封装复合材料),产品性能达标率≥98%;
- 年度量产规模达2000吨,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核心客户(汽车零部件、电子制造企业)达15家;
- 产品市场认可度调研中,客户推荐意愿≥75%,重复采购率≥60%。
- 研发端:开展 “市场需求反向驱动” 研发,与8家下游龙头企业共建需求数据库,优先转化符合汽车、电子行业标准的专利技术;
- 生产端:改造现有生产线,建立小批量试产 - 批量量产的梯度生产模式,确保产品稳定性;
- 市场端:采用 “小批量试用 + 标杆客户培育” 模式,为核心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收集反馈优化产品。
- 研发指标:技术转化完成率、产品性能达标率、客户需求匹配度(≥90%);
- 生产指标:量产规模达成率、产品批次合格率(≥99%)、生产交付周期(≤7天);
- 市场指标:销售额、核心客户数量、重复采购率;
- 验证指标:客户推荐意愿评分、产品试用通过率(≥85%)。
推行OGSM后,该企业实现了关键转化:研发与市场部门通过目标对齐,2项专利技术顺利转化为量产产品,性能达标率达99%;年度量产规模达2300吨,销售额达8900万元,核心客户增至18家;通过季度市场验证监控,及时优化电子封装复合材料配方,重复采购率提升至68%。
北极星OGSM工具是新材料企业破解成果转化难题的关键支撑。其目标规划与拆解功能解决了研发、生产、市场的认知差异,确保技术研发聚焦市场需求;结果设定与量化让 “产业化” 转化为可衡量的量产规模、销售额等指标;目标落地与执行功能将技术转化目标拆解为试产、量产等阶段任务;风险预警与监控机制能实时捕捉产品试用通过率低等问题。选择北极星OGSM,助力新材料企业实现研发价值与市场收益的同步增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未申明原创且有标明来源途径版权的内容均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同时如若未注明版权信息得可能网本站编辑人员未能及时找到原作者信息,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北极星OKR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版权成果。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