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理解OGSM和BSC的关联与区别,首先需明确两者的核心定位 —— 它们均属于企业战略管理工具,但在功能侧重、结构逻辑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定义、关联、核心区别三方面展开分析:
全称 Objective(目的)、Goal(目标)、Strategy(策略)、Measures(衡量指标),是一套用于战略规划与执行分解的工具,核心是将企业长期愿景层层拆解为可落地的短期目标、执行策略和衡量标准,确保战略方向的连贯性。
- Objective:3-5年的宏观长期目标(如 “成为行业TOP3的智能硬件服务商”);
- Goal:1年内可实现的具体短期目标(如 “今年市场份额提升至15%”);
- Strategy:实现短期目标的核心方法(如 “聚焦下沉市场渠道拓展”);
- Measures:衡量策略效果的具体指标(如 “下沉市场新增门店数、销售额占比”)。
全称 Balanced Scorecard(平衡计分卡),是一套用于绩效衡量与战略监控的工具,由卡普兰和诺顿提出,核心是打破传统单一财务指标的局限,从四个维度构建全面的绩效体系,确保企业短期业绩与长期发展的平衡。
- 财务维度:股东视角(如利润率、营收增长率);
- 客户维度:客户视角(如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
- 内部流程维度:运营视角(如流程效率、产品合格率);
- 学习与成长维度:发展视角(如员工培训时长、研发投入占比)。
两者本质上都是服务于企业战略的工具,存在以下关键联动:
- 共同目标:战略落地
无论是OGSM的层层分解,还是BSC的多维度衡量,最终目的都是将抽象的企业战略转化为可执行、可评估的具体动作,避免战略 “悬空”。 
- 依赖可测量指标
两者均强调 “用数据说话”:OGSM的 “Measures” 和BSC的各维度 “指标”,都是通过量化标准跟踪进度、评估效果,确保战略执行的可控性。 
- 互补性强
实际应用中可形成闭环:OGSM负责 “制定战略路径”(明确做什么、怎么做),BSC负责 “全面衡量效果”(从财务、客户等多维度验证是否做好);同时BSC的绩效数据可反哺OGSM,及时调整策略方向。 
- 需跨部门协同
两者均非单一部门可独立推进,需企业各部门对齐目标、协同执行,体现整体战略意志。 
OGSM和BSC并非对立关系,而是战略管理的 “上下游” 互补工具:
- 若企业需明确战略方向、拆解执行路径,优先用OGSM搭建从愿景到行动的框架;
- 若企业需全面评估战略执行效果、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优先用BSC构建平衡的绩效体系;
- 实际操作中,两者结合使用可形成 “规划 - 执行 - 衡量 - 调整” 的完整闭环,大幅提升战略落地效率。

北极星OGSM是融云北极星旗下战略执行产品,是首款OGSM管理软件,一页纸打通战略到行动的OGSM管理工具,OGSM管理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步骤:业务规划、业务执行与业务复盘,对企业战略进行深度拆解与细化,确保战略精准落地。需要了解更多内容可以电话17873558115(微信同号)咨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未申明原创且有标明来源途径版权的内容均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同时如若未注明版权信息得可能网本站编辑人员未能及时找到原作者信息,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北极星OKR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版权成果。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
       
      